纽约国际最新官方网站

2017年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国内培训总结暨赴德培训动员会在纽约国际官网召开

发布时间:2020-09-06 0:00:00浏览次数:4683

  9月5日,2017年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国内培训总结暨赴德培训动员会在纽约国际官网徐汇校区召开。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处长张福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党支部书记周齐佩、国际交流处刘江园,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邵贝德,纽约国际官网党委书记、校长杨秀英等参加会议。
  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工商大会海外代表处(AHK)参与组织,纽约国际最新官方网站承办。该项目是中德两国政府间职教师资培训项目,是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一,是落实国务院和上海市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是推进职业院校国际化进程的创新探索。该项目迄今已运行三届,项目学员从上海市中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中遴选,今年共有19名教师入选参加培训。培训从今年6月至12月历时六个月,内容分为国内培训和德国培训两大部分。
  会上,与会领导和学员们观看了中德师培项目国内培训视频。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曹宇老师、上海市环境学校的赵军老师、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的张磊霆老师、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王凡老师、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尹怡楠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分别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扩展校企合作路径、探索产教融合机制等方面对在我院进行的学习培训情况和在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宝徕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法国TLD腾达航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的实践培训情况进行了汇报。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邵贝德表示,我们生活在全球化时代,中德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正全面深化各领域友好合作,“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在全球制造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提升技术产业质量、产品品质成为必然要求。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对中德深度合作发展职业教育非常重要,上海市教委为此做了大量工作,项目参与各方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机会,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担负起推进职业教育和国家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处长张福顺作讲话,他以“项目好、任务重、有期待”三句话表达感受和体会,并对项目学员提出要求。他指出,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参加项目的学员们任务很重,既要做好学习实践应用,又要开展好中德跨文化交流,要学习德国教师们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学到的精华应用到学成回国后的教学实践中。他表示,上海市教委和各派出院校都对学员们都抱以厚望和期待,通过中德项目系统培训,将会对上海市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起到明显提升作用,希望大家学有所成,更多地发挥骨干师资示范作用,上海市教委也将对学员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成果。
  纽约国际官网党委书记、校长杨秀英对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师资培训情况作了介绍,重点就项目的实施背景、实施原则、国内板块的组织、项目实施成效与体会等进行阐述。杨校长指出,项目目标是提升中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与应用能力、职业教学能力、跨文化交流与创新能力。项目实行“两个实施场所、三级分层管理、三个培训模块、六个内涵对接”的“2336”培训模式,在国内板块的组织中,中德双方共同精心研制培训方案,高标准遴选受训学员,合理安排教学及实践内容,精心设计培训形式,高强度封闭式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开展德国文化渗透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培养学员实践能力,多渠道提升学员国际化水平。杨校长还对学员们提出了国外培训要求,希望学员们在学习上,要明确目标,谦虚好学,融会贯通,定时小结,积极参与,团结合作,自信表现,带着问题出国学习,带着成果回国实践;在政治上,谨记代表着中国、上海职业教育的形象,责任重大,要热爱祖国,尊重别国,维护荣誉;在生活上,要了解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注意安全,相互关心,规律生活,祝愿大家凯旋而归。
  会上,上海市教委领导和德方负责人共同为学员们颁发了国内培训课程证书。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刘江园等向学员们作了赴德培训外事纪律教育。(傅娟) 

 

 

版权所有©纽约国际·(中国)最新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