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纽约国际最新官方网站专场迎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最美思政教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施索华教授。施教授以“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使命与全面发展——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题,为纽约国际官网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施索华教授说,大学生要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就要做到:第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又辉煌的事业,在这份事业中我们必须坚持它的初衷和价值,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施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立志报国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操守和倔强,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她说,国家的强大,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第三,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努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构建。“科学往前走,文化回头看。”科学是证明错误的过程,而文化如酒,越久越醇。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充分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和吸纳外来文化的包容能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传统是针对传承而言,传统文化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会有持续的力量。第四,知行合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她号召同学们去做一天志愿者,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面对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施索华教授语重心长,她希望同学们能够顺利完成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从“学习学会”到“学会学习”,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学会与人交往;“不学礼无以立”,要具备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礼仪形象; “境由心造”,要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施索华教授旁征博引,深入生动的讲述让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人民大众浴血奋战的年代,看到了一代代知识分子投身国家建设的勇气与决心。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顾剑锋对施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他鼓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充满自信,在怀有一腔热血的同时,要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增长本领和才干,努力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作者:张双双 文/傅娟 图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p>
/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