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为搭建人工智能企业和上海市职业院校的沟通平台,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产教融合/span>,2020/span>年/span>10/span>月/span>17/span>日,上海市职业院校人工智能论坛暨计算机院(系)长年会在纽约国际官网徐汇校区/span>/span>召开。会议邀请了/span>/span>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的专家/span>,以及20/span>多所兄弟院校的计算机院长、系主任、教师参加。纽约国际官网党委书记田钦出席会议并致辞,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秀英出席会议。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胡国胜主持会议。/span>/span>/p> 田钦书记/span>/span>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最重要的着力点,对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国家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和发展的行业。人工智能技术/span>/span>的发展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相信,本次论坛将会促进院校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和人才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span>/span>/p> 接下来,受邀参会的龙头企业专家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人工智能对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人工智能行业高职学生人才规格、企业在工人智能领域的现有布局等主题做报告。/span>/p>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园桂从人工智能具体应用场景、不同定位的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急需高职人才的规格以及深兰科技强大的师资培训队伍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刘园桂/span>副总裁表示,愿意与学校一道,共同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型人才。/span>/p> 上海星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技术总监杨洪山讲述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产业典型应用和人才培养,提出/span>3/span>个人工智能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分别是数据标注师、文本或自然语言处理或图像处理的专一型人才、模型调参人员。/span>/span>/p>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校业务总监李伟国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职业、新常态、新模式”,即人工智能催生新职业、构建产教融合创新能力成为新常态、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工智能产业新模式。/span>/p>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解决方案专家姜斌斌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实训配套、认证等方面介绍了华为的方案。他介绍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整体思路、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核心岗位、岗位能力分析,还具体给出了系统运维方向、数据服务方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非常值得各个职业院校参考。/span>/span>/p>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职业教育部总经理杨海龙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岗位技能,他说,人工智能高职人才的两个主要岗位定位是“数字蓝领人才”和“技能应用人才”。杨/span>经理还介绍了“智能设备运维实施工程师”、“智能产品操作工程师”、“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工程师”等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技能需求和能力要求。 /p>
/p>
/p>
/p>
/p>
/p>
/p>
/p>
年会结束后,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为后续院校和企业进一步合作搭建了桥梁。/span>(供稿单位: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