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站位精准把握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地位,扎实推进教育强国“一号工程”,深刻领会上海市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新要求,推进落实《上海市深化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院系层面)》试点工作,推动全体教师将立德树人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创新,聚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典型经验+创新做法”,8月20日,中德工程学院推进“上海市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展演活动顺利开展,中德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
学校党委组织统战部部长沈莉、党委宣传部部长张贯彻、教务处处长兰小云出席展演活动,并担任此次活动的点评嘉宾。会上,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向红教授强调了中德工程学院推进“上海市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实施步骤,介绍了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一体化育人体系、扎实开展实践教育等方面的12项重点任务与举措。本次项目展演活动,是学院落实推进“立德树人”试点项目的开篇,也是试点项目正式实施的总动员。活动共分为组织育人、课程思政示范课、思政育人成效、“劳动+”课程育人、平台育人、社团育人六大模块。
在组织育人模块中,三位党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各支部的“一支部一特色”实施情况。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罗龙清以“铸魂育人·中德先行 党建引领下的育人创新实践”为题,介绍了支部课程思政与科研育人融合、“三带四融”培养链、工程创新班双螺旋培养计划等实践。创建职业本科党支部书记刘小斌以“智慧红匠”为主线,立足“电工基础”课程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学生党支部书记张晶围绕文化育人主题,介绍了行走的思政课堂、校社企协同培育工匠文化、双支部联动班风建设等实践。
在课程思政示范课模块,吴莉洁介绍了航空维护技术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实践与评价,以及“1244”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模式,该课程思政示范课荣获第二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一等奖。在思政育人成效模块,朱晓君围绕“三涯贯通就业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主题,介绍了就业育人创新机制设计、方法工具创新,该思政育人课程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金奖。
在“劳动+”课程育人模块,赵伟文从项目驱动、课堂实施及效果、工作页编制、课程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工匠精神”视域下智能设备控制与维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王小强以“无人机应用首席技师工作室劳动育人实践”为主题,展示了工作室的建设基础和资源、社会培训以及育人成果。王敏围绕“电子电气装配(商飞)课程‘劳动+’育人实践”,介绍了“劳动+”思维融合的育人路径和“四联协同”劳动育人模式。刘凯基于航空液压技术课程介绍了情景化导入、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并以液压动力元件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张凯围绕“以赛促教,竞赛育人”这一主题,介绍了分层培养体系、师资保障措施、资源支持等三大实践举措。
在平台育人模块,苗景国基于机电装备部件智造绿色表面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介绍了平台育人典型经验、中德创新做法、重点项目与成果。在社团育人模块,姚一平围绕“以科技之翼 铸育人新篇”主题,介绍了无人机专业社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新路径。
与会的三位嘉宾,对此次展演活动的六大模块十二位展演汇报的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全面点评,并针对中德支部工作、课程思政、“劳动+”课程育人、科技育人与社团育人等工作针对性提出了建议;对中德工程学院坚持“铸魂育人 中德先行”理念,坚持将立德树人转化为可量化、可复制、可追溯的标准和机制探索和实践给予了肯定。
王向红总结本次展演活动并指出活动具有三大成效。其一,深入贯彻上海市及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有力推动教师将参与立德树人的理念切实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其二,通过课堂及项目展示环节,促使教师深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实现改进与提升;其三,活动覆盖范围广泛,各层面参与度极高,涉及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全员育人。
本次展演活动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互鉴、专家点评等,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课程育人为主线、以文化浸润为特色、以实践赋能为路径,构建具有鲜明学院辨识度的“三全育人”新格局。为中德工程学院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形成的有益经验加以系统集成、迭代升级,推动形成机制化、制度化的安排,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塑造校园文化新样态、深化队伍育人能力、创新网络育人和数智赋能等方面全面发力开启了良好的开端。(供稿:中德工程学院)